新闻中心 News
最新理论与动态News
太阳能发电动态 News
太阳能发电中直拉硅单晶生长工艺过程--“缩颈”与“放肩”
去除了表面机械损伤的无位错籽晶,虽然本身不会在新生长的硅晶体中引入位错,但是在籽晶刚碰到液面时,由于热振动可能在晶体中产生位错,这些位错甚至能够延伸到整个晶体。因此,在50年代Dash发明了“缩颈”技术,可以生长无位错的单晶。
硅单晶作为金刚石结构,其滑移系为{111}滑移面的<110>方向。通常硅单晶的生长方向为<111>或<100>,这些方向和滑移面{111}面的夹角分别为36. 16°和19. 28°;—旦位错产生,将会沿着滑移面向体外滑移,如果此时硅单晶的直径很小,位错很快就滑移出硅单晶表面,而不是继续向晶体体内延伸,以保证直拉硅单晶 能无位错生长。
因此“种晶”完成后,籽晶将快速向上提升,晶体生长速度加快,新结晶的硅单晶的直径将比籽晶的直径小,可达到3mm左右,其长度约为此时晶体直径的6~10 倍,称为“缩颈”阶段。但是,缩颈时硅单晶的直径和长度会受到所要生长硅单晶的总重量的限制,如果重量很大,缩颈时的硅单晶直径就不能很细。
但是,随着硅晶体直径的增大,硅晶体的重量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籽晶能否承受晶体重量而不断裂就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尤其是采用“缩颈”技术后,其籽晶半径最小处只有3mm。最近,有研究者提出利用重掺硼单晶或掺锗的重掺硼单晶作为籽晶,利用重掺硼或锗可以抑制种晶过程中位错的产生和增殖的原理,采用“无缩颈”技术,同样可以生长无位错直拉硅单晶。
太阳能发电中直拉硅单晶生长工艺过程--“缩颈”,这一步就完成了。
太阳能发电中直拉硅单晶生长工艺过程--“放肩”
在“缩颈”完成后,一般会将晶体(籽晶)的提升速度大大降低,使得硅晶体不仅 沿晶体生长方向生长,也使得晶体沿径向方向生长。此时,硅晶体的直径急速增加,从籽晶的直径增长到所需要的直径,这个阶段为“放肩”。而放肩阶段的晶体长度一般要小于最后的晶体直径。
太阳能发电中直拉硅单晶生长工艺过程--“放肩”,这一步就完成了。
太阳能发电中直拉硅单晶生长工艺过程--“等径”
当放肩达到预定晶体直径时,将晶体的提升速度加快,并保持几乎固定的速度, 此时让硅晶体保持固定的直径生长,此时的阶段称为“等径”。
在硅晶体等径生长时,在保持晶体直径不变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单晶的无位错生长。
有两个重要因素可能影响晶体的无位错生长,一是晶体径向的热应力,二是 晶体炉内的细小颗粒。
在硅晶体生长时,坩锅的边缘和坩锅的中央存在着温度差,有一定的温度梯度,使得生长出的硅单晶的边缘和中央也存在温度差,一般而言,这个温度梯度随半径增加呈指数变化,从而导致硅晶体内部存在热应力;同时,晶体离 开固液界面后冷却时,晶体边缘冷却得快,中心冷却得慢,也加剧了热应力;如果热应力超过了位错形成的临界应力,新的位错就能形成。另一方面,从桂晶体表面挥发的SiO气体,在炉体的壁上冷却,形成了SiO颗粒,如果这些颗粒不能及时被排除出炉体,就会掉人硅熔体,最终进人硅晶体,破坏晶格的周期性生长,导致位错的产生。
在等径生长阶段,一旦位错生成,就会导致硅晶体外形的变化,俗称“断苞”。通常,硅晶体在生长时,外形上有一定规则的扁平棱线。如果是〈111>晶向生长,则有三条互成120°夹角的扁平主棱线;如果是<100>晶向生长,硅单晶则有四条互成 90°夹角的扁平棱线。在保持硅晶体单晶生长时,这些棱线应该连续不断;一旦位错产生,棱线将中断。这个现象可在生产中用来判断晶体是否正在无位错生长。
太阳能发电中直拉硅单晶生长工艺过程一共分为“装料、熔化、种晶、引晶、放肩、等径、收尾、冷却”八个步骤。
更新时间:2015-8-16 7:55:44
太阳能发电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自上海上海太阳能发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