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最新理论与动态News
太阳能发电知识 News
太阳能电池绒面、n/p硅层、硼、铝背接触层
绒面:目的也是减少光反射。通过腐蚀粗糙化表面来实现。其作用基本上是纯粹几何的:粗糖表面上的一些斜面,使一次反射后的光线还能够二次入射到该斜面邻近的其他合适斜面,甚至二次反射后还发生三次人射……表观上就会体现为反射率降低。当然过于复杂的表面形貌又会令扩散制P-n结过程和PECVD制减反/钝化膜过程困难,不能一味追求低反射率。另外,由于太阳光波长在500 nm量级,那些尺度在几十纳米甚至几纳米尺度的微观粗糙形貌应该没有类似减反射作用。它们能否增加硅对人射光的吸收、作用机理如何?还值得深人研究。
n型硅层/p型硅层:为原理核心结构,下文另述。
铝背场层:为受主杂质铝的重掺杂层,类似地标为P+层,由铝硅合金熔体在硅表面液相外延生长而成。该重摻层有两重作用:
一、是形成所谓背场(BSF),降低表面复合损失,加强对载流子的收集;
二、是改善电池背面与金属的欧姆接触。
硼是更为有效的受主杂质,因此上述外延中亦可用铝硼硅熔体代替铝硅熔体,实现铝和硼共掺。这一层一般称为铝背场,它能有效地提高太阳能发电电池电压和电流输出。
铝背接触层:为金属导电层。铝掺杂硅外延层与金属铝层在实际生产工艺中其实为一步制得,是十分精巧的天作之合。简单地说,在硅片电池背面用丝网印刷覆 上一铝浆(或铝硼合金浆,如欲得到铝硼共掺外延层的话)薄层,加热到适当温度令铝和硅接触处通过扩散形成低熔点铝硅合金并使之发生熔融,降低温度凝固时熔体中过饱和的硅将在硅表面凝固析出,即在硅表面外延,其中将固溶饱和浓度(平衡浓度)的铝;剩余的铝-桂合金熔体则凝结为致密的铝硅合金膜层,成为电池背面对外导电接触层。
更新时间:2015-6-10 10:24:29
太阳能发电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自上海上海太阳能发电网